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关于岣嵝碑(俗称禹碑)的传说与记载

关于岣嵝碑(俗称禹碑)的传说与记载

时间:2024-07-05 01:16:19

相关推荐

关于岣嵝碑(俗称禹碑)的传说与记载

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西安谢子展禹王碑的文章,名叫“禹王碑全译文”,看后感慨良多,这位网友的钻研的精神和大胆的思路值得赞赏。其实关于所谓禹王碑的故事已经是一件很为悠久的事情了,本人对此也关注有年,现在就把这故事来理出个头绪来。

湖南有座名山,那就是南岳衡山,其主峰称岣嵝峰。山上有一处古今闻名的刻石,俗称“岣嵝碑”。后人见铭文文字奇古,遂附会为夏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所以又称“神禹铭”或“禹碑”。

“岣嵝碑”(禹碑)位于岣嵝峰巅。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分9行,前八行每行9字,末行五字,计77字,每字直径约16cm。其文字形如蝌蚪,如行走龙蛇,很难辨认。

关于此碑的来历,是早有记载。有一种说法在南北朝是就已发现,在南北朝的《粹玑录》中就明确提到过禹碑的存在,云:“萧齐高祖子烁,封贵阳王。时有山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献之王。王宝之。爱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其后唐代的韩愈刘禹錫崔融等均有诗文记之。韩愈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

韩愈诗云:

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

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刘禹錫诗云:

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在北宋时期也有关于此碑的传说好记载,现在学者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南宋嘉定年间(1212),“何致(字千一)游南岳,遇樵者导引至碑所,始摹其文。过长沙,(想再寻原碑而不得见,遂依原拓)转刻之岳麓山顶”。所以现在的岳麓山之禹碑刻石刻自嘉定年间无疑,有禹碑石岩右有古刻两通为证,其一为“大宋嘉定神禹碑刻成"乐舞增光’宋张之才钎”,字迹隐约可辨。据此禹碑镌刻近800年,实属珍贵古迹。

岣嵝碑

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书岣嵝山铭后》中说:“地志称,宋宋嘉定中有何贤良致,于祝融峰下,樵子导之,至碑所,手摩其文以归,奉曹转运彦约”。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详细记载了发现经过。所以关于岣嵝碑传说于记载,其流传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尽说的。浙江省图书馆就藏有此碑的宋刻明拓本(见图)。

岣嵝碑宋刻明拓本

关于岣嵝碑的译文,那就不得不提到杨慎。杨慎,明代文人。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在正德六年(15)二十四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修撰。杨慎的政治生涯十分坎坷,曾被放逐滇南长达三十多年。于嘉靖三十八年(1599)七月六日卒。杨慎是破译禹碑第一人,功不可没。他的释文如下: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自杨慎释文后,又有明代沈镒、杨时桥、郎瑛,清代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株洲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许多考释者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学者根据对石刻文字的深入研究,认为岣嵝碑并不是记载大禹事迹的刻石,而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

曹锦炎的释文是:

唯王二年六月丁酉,承嗣越臣宪亘朱句,凡以弔顺,厥日登。余盟於此,曰:虔主山麓,汝弼益福,利朕四行,王姓和攸,卑师长黍。扬王。夙夕裒,穆用工,期允有作。南峰渊陌,曲则丘田,烟草□□,用拜光朕。

笔者的意见是不管曹先生的释文正确与否,至少他认为岣嵝碑不是禹碑的观点是对的。首先刻石的文字是战国时期楚越地区行用的鸟虫篆文,而不是夏朝的文字,尽管二里头的文化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就是没有发现夏的文字,仅在一些器物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刻画痕迹,根据推测,夏应该是有文字,从夏建立到商灭亡前后约1000年,盘庚迁殷到商灭亡约300年,现今发现的甲骨文字是盘庚迁殷后的产物,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约4500个,已可识读2000余字,公认可识读的有1203字千余字。这说明到盘庚迁殷时(约公元前1300年),文字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了,他肯定不是到盘庚时突然出现的,而是应该有一个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从夏的建立到盘庚迁殷仅700余年,对于文字形成来说700年是短暂的。所以我揣想,夏朝肯定是有文字的,而且是甲骨文的早期形式,和甲骨文应有某种相似之处。但是,他不可能是鸟虫篆文,鸟虫篆是带有某种装饰效果的文字,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鸟虫篆文的产生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商人以玄鸟为图腾,所以以鸟形入字,并以玄妇方壶铭文和甲骨文中“王亥”的“亥”字为证,另一说是“周文王时赤雀衔书入户,武王时丹鸟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鸟书。”不论哪种说法,都不能把鸟虫篆书的产生推到大禹时代。鸟虫篆书一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战国晚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然而作为一种书体卻似一股不绝如丝的袅袅清烟,绵远流长,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甚至现在,还可见到他的某些踪迹。

玄妇方壶铭文

甲骨文中“王亥”的“亥”字

综上所述,从文字学角度看,“岣嵝碑”不是“禹碑”,和大禹毫不相干。而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碑刻,所以根据春秋战国时期鸟虫篆文来识读碑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曹锦炎的释文应该得到认可,那些认为碑文是记述大禹治水之功绩的各种释文都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岣嵝碑是公元前6(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这种看法也可作一说,千古奇碑至今说法不一,也属当然。

由于“岣嵝碑”名声极大,所以全国各地都有翻刻,早者如岳麓书院刻石(曾亲临瞻看),其后有绍兴禹陵、西安碑林、云南法华山、武昌黄鹤楼等多处翻刻。

岳麓书院岣嵝碑刻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