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深度学习]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

[深度学习]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

时间:2023-03-08 10:13:20

相关推荐

[深度学习]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sSDH)为外伤后3天~3周时的硬膜下血液聚集。常见于轻度颅脑外伤,出血来自桥静脉撕裂,并可伴蛛网膜撕裂及脑脊液进入血肿。本病临床表现轻微,可从无症状到精神症状、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丧失。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3周以上的硬膜下血肿,血肿内红细胞降解,渗透压增高,若合并再出血及血浆蛋白外溢,血肿可逐渐增大、张力增高,晚期常见小梁状分隔。本病可见于各年龄段,以老年人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表现各异,可从无症状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丧失。

CT与MRI特点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其形态与急性硬膜下血肿近似,为新月形,可跨越颅缝。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邻近的脑实质受压及灰白质界面内移,局部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CT增强扫描显示邻近脑膜及血肿包膜强化,脑表面血管受压内移。MR表现为T1WI高信号(高铁血红蛋白),T2WI呈不同信号、多为高信号,FLAIR为高信号,增强T1WI可见血肿包膜强化。

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于大脑凸面硬膜下间隙,可呈新月形或双凸形,内部常见多发分隔,包膜较厚。约1%~2%可见钙化。CT平扫可呈不同密度,以等密度及低密度、或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多见,若低密度血肿再次出现密度增高,提示再次出血,可能为新生毛细血管破裂所致。有时血肿呈分层状,近地侧密度较高、远地侧密度较低,二者之间可见液液平面,具有一定特征性。若未手术,一般在3个月以后吸收。增强扫描显示血肿包膜强化及脑表面血管内移。MR检查。T1WI为高信号,并逐渐演变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脑脊液一致,再次出血则为低信号。FLAIR序列病变为高信号。T2*WI及SWI上病变为低信号。增强T1WI显示血肿包膜及脑膜增厚与强化。

简要病史

例1,男,59岁。头部外伤后疼痛、恶心1周。

A

B

例2,女,77岁。外伤后头痛、头晕及呕吐5天。

A

B

例3,男,60岁。外伤后10天头部不适,定向力下降。

例4,男,58岁。头部外伤后24天,头晕。CT与MRI所见

例1,CT平扫(图1),右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等密度影(*),灰白质界面内移,中线结构弧形左移(箭)。

例2,CT平扫(图2A),幕上双侧颅骨内板下稍低密度影(*),左侧者病变中后部为等密度,灰白质界面内移,局部脑沟闭塞,双侧侧脑室受压。23天后复查CT平扫(图2B),上述双侧病变演变为低密度(箭),后部隐约可见分隔样改变。右侧见引流管(箭头)。

例3,T1WI(图3A),左侧额顶部内板下新月形高信号(箭),内缘欠光整,局部脑沟变浅。DWI(图3B),病变呈高信号(箭)。

例4,FLAIR(图4),双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病变,左侧为高信号(箭),右侧者为大部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箭头)。

最后诊断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鉴别诊断

①硬膜下积液,呈水样密度及信号,T2*WI及SWI检查无血红蛋白及降解产物所致的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②硬膜下脓肿,有感染症状,增强扫描脑膜明显增厚及强化,DWI显示扩散受限;

③肿瘤侵犯硬脑膜,如转移瘤、白血病、淋巴瘤,结合相应临床表现及血液及骨髓等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④慢性静脉窦血栓,脑膜弥漫性增厚及强化,MRV及DSA显示静脉窦狭窄及充盈缺损;

⑤其他病变所致的脑膜弥漫性增厚,如慢性脑膜炎、颅脑术后、低颅压综合征、结节病等。

简要讨论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较缓慢,老年病人多见,可为双侧发病,临床易误诊为肿瘤,影像学上具有典型的新月形外形,范围较大,常为CT等或低密度,需根据间接征象识别病变,疑难病例应行MR检查。

[深度学习]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